如果教练不能经常回顾有关骑乘和障碍的相关著作,他们便会变得陈腐,与时代脱节。——George H. Morris
在过去的三个月里,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地参与教学,注意到某些知识点需要进一步说明。对我来说,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便是读书。
1 脚蹬的位置
不仅是为美观,也是为了保持脚踝的灵活性,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持脚后跟下沉,脚蹬蹬铁都应该在脚掌球节下。脚蹬应该呈对角线与脚掌骨贴合(蹬的外缘在前),小脚趾恰好碰到蹬的外缘。最好是用摩擦力强的重型脚蹬(没有铰链)。
2 蹬带的长度
越是优秀的骑手,越能够根据训练内容适应相应长度的脚蹬。初级骑手应保持一个普遍适用的蹬带长度,满足骑乘与障碍训练需求。中级骑手应该有所区别,跳障碍时蹬带大约比平地训练收短一扣。资深骑手应该能够根据其跳跃障碍的高度调整2到4个扣。有很多人懒于做这些,最终发展成了“椅式”骑座。
3 脚后跟向下
骑乘或跳障碍最重要的便是保持脚后跟向下。以便保障我们在马鞍上的稳定和独立,若需要,还会为我们提供强大的腿部粘合力。松弛的小腿肌肉对骑马毫无用途。为了能学会保持脚后跟向下,每一位骑手最好都花些时间训练自己悬挂或站在脚蹬上(两点式接触)。这只是正确地分配体重。若学员蹬带太长,屁股离不开鞍子,那他们永远不会脚后跟向下。
4 基础支撑
在长蹬状态下做较慢的工作时,骑手的胯部和坐骨是接近鞍前的。这不仅是因为马匹的背部要比腰部强壮,而且还是因为骑手可以通过马鞍和下背保持与马匹运动的一致性。当然在短蹬状态下做较快的工作时,臀部要向鞍子后部移动。
5 上半身
在做立定以及向后的动作时,骑手的上半身是稍稍在垂直线之前的,这是为马匹运动起来做准备。在做压浪和跑步时,骑手的上半身在垂直线之前约5º;在做轻快步,奔跑及跳障碍时,骑手的上半身在垂直线前约30º。这是我们在马匹不同步态下基本的骑座要求。当然,有特殊需要我们可以变换向前或向后移动(滞后运动)。
6 手的位置
多数情况下,我们骑马时,手肘与马嘴部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。这就是说,骑一匹高抬头的马我们要抬高手的位置才行。为炫耀一匹猎狐马,我们破坏了这一规则,将手低于马嘴的位置而将手隐藏。而对于一匹“老是停下来”的马匹,最好的方法是手的位置高于马的嘴部(折线),这样就可以抑制它低头。现今,很多人骑乘时错误地将手放得太低,同时搓缰,枉自通过错误和痛苦的方式让马匹授衔。如果想让马儿把头低下来(授衔),最好是将手的位置抬高,双手靠拢,然后等待你的马儿回应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7 扶助
马匹要在骑手双腿的辅助下向前运动。然而双腿中,内方腿是主导,更强有力。马匹必须能够在骑手的双手扶助下收回来,然而,外方手是占主导地位且更强有力的。如果按此方式进行训练,会让整匹马变得更好、更快、更强壮。
George H. Morris:美国著名的马术骑手、教练和裁判员,曾任美国场地障碍国家马术队领队及总教练。1960年罗马奥运会代表美国队获团体银牌。数十次国家冠军队成员,赢得过传统大赛德国亚琛及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冠军。14岁就成为最年轻的美国国家队冠军。2006年FEI世界马术大会个人和团体银牌,曾带领美国队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金牌。他的学生遍及世界各地,取得过不计其数的世界马术障碍赛冠军,其中包括著名的美国骑手 Beezie Madden 和德国骑手 Meredith Michaels-Beerbaum。Morris 还曾被英国马术杂志《马术师实践》誉为世纪骑手,深受马术圈内人士的敬重。
本篇文章由2006—2008北京奥组委马术项目主管 Michelle 编译,旨在将 George Morris 的先进教学经验介绍给中国马业同仁和关注马术文化的大众,原刊载于《马术》杂志2012年8月刊。
图片提供:依米影像
|